【目錄

1・口鼻相通的症狀有跡可循

2口鼻相通治療圖文實錄

3・口鼻相通案例來源及口腔外科醫師擔任的角色

口鼻相通的症狀有跡可循

前陣子有位患者來找我,主訴是:『自從上次在別間診所拔牙以後,每當在吃東西、喝水,都有液體流入鼻子的感覺,左側鼻子持續鼻塞而且會流出黃色鼻涕。』患者是一位年輕愛美的女生,前一陣子才把一些不好的牙齒拔掉,然後做了一組新的、美美的假牙。花了3X萬,原本覺得換了一個門面非常開心,但不舒服的症狀自從拔牙後,就一直沒有消失。她回診找原本做治療的牙醫師檢查,該醫師只告知她『拔牙傷口都癒合了,沒有問題。』

圖一:上下兩排全新製作的假牙,底下卻隱藏著大問題

看到這裡其實我有一點生氣,因為這樣的狀況,絕對不會「沒有問題」,只要仔細一點檢查,一定可以找到問題,除非是選擇性的「沒看到」問題。結果患者因為覺得自己的狀況一直沒有改善,感到很奇怪,自己上網查找自己的情況、找尋求診地點,進而找到了立威口腔顎面外科牙醫診所。
當我看到這個患者的斷層掃描影像時,就可以100%確認這是一個拔牙後口腔與鼻竇相通口鼻相通案例,並造成了鼻竇腔的感染。

圖二:請看左下角的斷層掃描影像,正常的鼻竇顯像應該是全黑,若色調是呈現灰階則表示為異常!

一切都有了答案,正是因為口鼻相通導致鼻竇腔的感染,所以患者才會一直有不舒服的症狀出現。我們必須將她所做的新假牙拆下來,換上臨時假牙,進行鼻竇的修補手術後,待鼻竇恢復健康,才能再裝回新的假牙。

口鼻相通治療圖文實錄

圖三:為患者拆下假牙後,在假牙底下的牙床,可以看到一個很明顯的洞(也就是「廔管」)
圖四:將牙肉翻開後,廔管裡面別有洞天,是一個很大的骨頭破損(照片經變色處理)
圖五:我們運用患者自體的頰側脂肪與口腔黏膜來修補這個缺損(照片經變色處理)
圖六:放上膠原蛋白再生膜,確保所有口鼻相通的地方都已覆蓋住(照片經變色處理)
圖七:手術後經過了約兩個月,牙床上面口腔鼻竇相通位置已經消失,牙肉癒合良好,呈現健康的色澤
圖八:術後患者的斷層掃描影像,鼻竇的狀況也恢復正常(鼻竇顯像呈現正常的全黑色),患者不再有液體流入鼻腔的感覺,也沒有鼻塞、流黃鼻涕的情形,總算可以再把美美的假牙裝回去了。

口鼻相通案例來源及口腔外科醫師擔任的角色

口腔和鼻竇相通的修補手術,是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很常做的手術,我們接受基層診所醫師的請託與轉診也是家常便飯。累積多年的經驗,我大概把口鼻相通這樣的案例來源分為兩種:

[第一種] 原本的醫師本身在治療過程、或是傷口癒合過程當中,就知道有口腔和鼻竇相通,如果可以自己處理,就幫患者直接處理好。如果覺得超出自己可以處理的範圍,就將患者轉診給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處理。

[第二種] 原本的醫師沒有檢查出來,或是選擇性的沒看見,因狀況未好轉,讓患者產生疑惑後,自行上網查詢,再另行就醫。

我從來沒有覺得接受轉診的醫師比較厲害,只是彼此的專長不同罷了。會走上口腔顎面外科這個領域的人,就是相比一般牙科而言,對於手術治療更加有興趣及熱忱。所以,當一般牙科醫師碰到無法處理的手術併發症,轉診給口腔顎面外科醫師,我們也都是秉持術業有專攻的初衷,不忘託付,盡力幫忙處理好。所以大家應該在同一戰線上,為了將患者的問題解決一起努力。如果可以的話,當第一種情況的醫師與患者絕對是比較理想的。醫師應該要很負責任地告訴患者發生了甚麼狀況,應該怎麼處理,協助轉診與做好後端聯繫;患者也不用猜測自身情況,需要自己上網搜尋他人的經驗,甚至病急亂投醫。第二種狀況是我最不樂見的,病患的健康與權益受到很大的影響,將來衍生出醫療糾紛的可能性也大增。

總之,分享這個案例,最主要希望讓醫療專業者可以了解怎麼處理手術併發症,也讓非醫療專業者了解問題的源頭與處理方式。但願大家都可以秉持專業,迅速地將手術併發症處理好,將健康還給患者。